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就爱编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人人连接登陆

无需注册,直接登录

用新浪微博连接

一步搞定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50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软件与硬件负载均衡的比较 [复制链接]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无聊
    2025-5-27 03:37:20
  • 签到天数: 366 天

    [LV.9]以坛为家II

    论坛先锋 学习至圣 荣誉成员 论坛元老 活跃之星 终极领袖

    我玩的应用:

    跳转到指定楼层
    楼主
    发表于 2012-10-2 02:53:58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    如果我们搜一搜"负载均衡",会发现大量的关于F5等负载均衡设备的内容。
        实际上,实现负载均衡,使用象F5这样的专业设备是一种方式,而使用软件方式是另外一种方式。
        现在比较一下两种方式。
        基于硬件的方式,能够直接通过智能交换机实现,处理能力更强,而且与系统无关,这就是其存在的理由.但其缺点也很明显:
        首先是贵,这个贵不仅是体现在一台设备上,而且体现在冗余配置上.很难想象后面服务器做一个集群,但最关键的负载均衡设备却是单点配置,一旦出了问题就全趴了。
        第二是对服务器及应用状态的掌握:硬件负载均衡,一般都不管实际系统与应用的状态,而只是从网络层来判断,所以有时候系统处理能力已经不行了,但网络可能还来得及反应(这种情况非常典型,比如应用服务器后面内存已经占用很多,但还没有彻底不行,如果网络传输量不大就未必在网络层能反映出来)。
        所以硬件方式更适用于一大堆设备、大访问量、简单应用。
    软件方式,其实也分多种情况,这里只讲一下典型的专业负载均衡软件。看了硬件方式的不足就比较容易理解专业负载均衡软件的优点了:
        首先是基于系统与应用的负载均衡,能够更好地根据系统与应用的状况来分配负载。这对于复杂应用是很重要的。
    第二是性价比,实际上如果几台服务器,用F5之类的绝对是杀鸡用牛刀(而且得用两把牛刀),而用软件就要合算得多,因为服务器同时还可以跑应用。
        因此,象比如几台应用服务器的情况(而不是简单的网页应用),显然基于软件方式要合理得多。
        大概是以前这种专业的负载均衡软件很难找到,所以大家不太关注这方面吧,不过现在应该已经有这方面的产品了,比如:PCL负载均衡软件。
    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   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1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分享到人人 转发到微博
    [img=http://mail.qq.com/cgi-bin/qm_share?t=qm_mailme&email=fRUcHhYWGAQ9GxIFEBwUEVMeEhA]http://rescdn.qqmail.com/zh_CN/htmledition/images/function/qm_open/ico_mailme_02.png[/img]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

    晴云孤魂's Blog|就爱编程搜帖|手机版|Archiver|就爱编程论坛     

    GMT+8, 2025-7-1 14:26 , Processed in 0.091201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2

    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    回顶部